党团建设

党团建设

学生工作

当前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党团建设 - 学生工作 - 正文

2025年三下乡 | 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

时间:2025-08-11点击数:

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


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的历史使命。7月30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四史映初心·团结践使命”实践队在胡琳老师,党王薇老师的带领下师生10人站在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的广场上,仰望那座高耸的火箭模型,银白色的箭身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这里不是酒泉,不是西昌,而是陕西宝鸡的一个社区公园——一个将宏大叙事嵌入市井生活的奇特空间。

223CD

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泛黄的设计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公式与批注见证了老一辈航天人“白手起家”的艰辛;锈迹斑斑的试验设备旁,文字记录着无数个日夜的反复调试与失败后的重新站起;航天员训练的模拟场景里,能直观感受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内核如何融入每一个细节。

217A9

在红光沟,航天精神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象为一张张老照片中专注的眼神、一件件展柜里简陋的工具、一个个故事里朴实的语言。当一个人确信自己正在参与创造历史、填补国家空白时,物质条件的艰苦反而成为精神纯粹的催化剂。

“十年磨一剑,亮剑太平洋”,站在红光沟的山梁上,望着那些斑驳的试验台与锈迹斑斑的工装,仿佛能听见二十年前风穿过峡谷时,夹杂着工程师们的争论与机床的轰鸣。这里没有太平洋的波澜壮阔,却藏着中国人叩问苍穹的密码——原来所谓"亮剑"的锋芒,从来都淬炼于深山里的寂寞。

21622

走出文化区,“航天精神”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概念,而是化作一种力量——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心怀热爱、脚踏实地,就能像航天人那样,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绽放光芒。红光沟的风还在吹,就像那些未曾言说的誓言,早已融进了太平洋的涛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