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负好时光,读书正当时!为充实同学们的隔离生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开展了以“疫时黑暗,书以照明”为主题的线上读书会。本次读书会同学们分享了《给青年的12封信》《新100个基本》《自控力》三本书籍。接下来看看同学们的感悟吧!

我是21级大数据9班张艺凯,最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让我受益匪浅。
在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时,我感觉身临其境,就好像朱光潜先生站在我的旁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讲话,诚恳亲切,真实自然,里面的内容让我读懂了不少道理。信中的字虽然通俗自然,但字字都有它的意思和道理。在第一封信里谈的是读书,在信里说道,“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我想到了我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我经常说自己没时间。现在看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只要你能充分利用时间,就不会没有时间。有很多人说没时间看书,如果你每天能抽出一点时间,一天至少也可以读很多页,一个月加起来就可以读一整本书,一年就可以读好几本啦。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在第九封信里,是谈情与理。“仁胜于义,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智的道德。”这句话我认为是对的,在生活中越理智的人,身边的人越少。
看完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我知道了做人要把握好时间,不要做事太理智,要多点情感,这些让我受益终生,以后我一定会好好的对待身边的人,理智待人!
21级大数据9班 张艺凯
《自控力》读后感
《自控力》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所著。在本书中,作者讲述了许多有趣的行为现象以及背后的原理。比如自控力像肌肉一样有极限;情绪低落为何会使人屈服于诱惑;善行之后为何容易有恶行;意志力的传染性等。
实际上自控力就是意志力的一种延伸,因为有意志,所以你能自控。在这本书里作者认为我们的自控力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方法得以提高,包括冥想,情绪肌肉的锻炼。
这是一本可以帮助我们深刻了解自身行为的书籍,我们平常的许多行为和举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相应的原因,让我们可以明白自己缘何产生这样的想法和举动。更重要的是,这背后的科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规避不利我们的行为。麦格尼格尔介绍了许多规避的方法,如当我们出于短视行为作出行动时,我们可以让自己想象未来自己对此事举动的看法,从而有力的规避短视行为带来的损失。我们也能在开篇就能得知意志力在脑中的工作原理,识别冲动的自己和受控制在的自己。
当然,这本书也告诉我们影响自控力的若干因素,比如压力、不规律的睡眠、差劲的环境等。同时告诉我们如何去增强自身的自控力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比如锻炼身体、充足的睡眠、阅读、听音乐、健康的人际关系等。
恐惧源于未知,很显然,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许多关于自身行为未知的领域,我认为这是最大的收获。它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认识自己、调节自己,让我们成为更出色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21数媒3班 任昱娇
《新100个基本》读后感
松浦弥太郎的《新100个基本》可以说是漫长人生旅途中的必不可缺的地图,指引着迷途的我们正确的道路。传达着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它犹如“护身符”一样伴着我们人生的旅途。
“和时间做朋友”我们平时总是抱怨时间太少要做的事情太多,但是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改变不了时间的流逝。但是在我看到松浦弥太郎先生的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与其抱怨并且眼睁睁的看时间在面前流走,不如想办法处理自己与时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和时间做朋友,做为时间所喜欢的工作,过被时间所喜欢的生活。
人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可见时间比金钱、物品都是更加的重要。我觉得我们应该时刻谨记时间的重要性。在工作与生活中与时间友好相处,不被时间追赶,也不去追赶时间,这样去度过安稳祥和的每一天才是最为理想的。我想与时间和平共处最重要的就是合理的去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工作,高效去完成工作,既不紧凑又不松散,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人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对时间的要求也不同,但是不论怎样,都应该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共处方式。
“不要一味否定”我们要超越那些否定的思维,要有自己的看法,愿意去听别人不同的意见
“善于察言观色”察言观色是成年人的必备技能,让别人和自己都愉悦这个技能很重要。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获得了许多新的人生感悟,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也会以此为警醒,走好人生道路。
21大数据5班 李晓鹏
此次读书会采取线上模式,让同学们在隔离的同时,提高了思想觉悟,拓宽了思想道路;让学生们在学习中进步,在交流中提升。如《给青年的12封信》中写到:“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近利”。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营造出了更好的读书氛围,使同学们可以更好的从自身出发进而感染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