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革命历史,讲述红色精神”
党史实践队
再学习| 红岩精神
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
——2019年4月17日,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时的讲话
红岩精神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的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涵。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示和升华。

一、红岩精神的起源及形成过程
红岩精神贯穿于南方局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初期,在国统区充满艰难险阻的斗争历程之中。红岩精神的产生,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直接相连,与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处的特殊环境、所进行的特殊的斗争紧密相关。
武汉沦陷后,随着国统区的中心向重庆转移,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在重庆改设南方局,担负起“代表中央向国民党及其他党派进行统一战线的工作,以及指导南方和大后方各省党的工作”。
南方局既处在统一战线的第一线,也置身国统区险恶的政治环境和艰苦的工作环境之中,时刻经受着信念、意志与生死的考验。南方局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始终高举抗战民主旗帜,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阶级关系,广泛团结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把统一战线推向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为民主党派阵营的形成,为建立新中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的开创,从理论到实践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红岩精神的精神内涵
红岩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的政治品格;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
三、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
红岩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结晶及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特殊表现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与作风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宝库中独具风采的璀璨明珠。
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各个革命时期的实践斗争中形成了各具特色与风采的精神财富,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等,他们都分别代表了各个革命运动的特征。红岩精神则是对这些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继承和发扬。
(二)红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充分展示和伟大升华。
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是优秀历史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和新时期精神的有机统一。所谓革命传统精神,主要是“五四”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培育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充实和升华,红岩精神就是它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都体现在南方局的重大决策之中,表现在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言行之中,并被凝聚到红岩精神的科学内涵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内涵和光彩。
四、如何践行红岩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从1939年1月至1946年5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团结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立下了不朽功勋,凝聚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新时代青年要把红岩精神融入到骨子里,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坚贞不屈、百折不挠,品性纯洁、作风端正,不计得失、甘于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实践队队员 张宇飞


“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学习红岩精神正是因为有英勇无畏的战士血染红岩,才迎来了解放战争胜利前的黎明,让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仅要学会珍惜现在的快乐生活,更要学习战士们的英勇坚强。遇到困境时,我们能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去迎接属于我们自己的明天。通过学习红岩精神,让我感受到一次生动的革命教育,使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洗礼,使我对革命先烈的情感又得到了一次升华。
——实践队队员 卫羽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