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2年“挑战杯”大学生
创业计划竞赛的预通知
通 知
各二级学院、各相关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安排,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不断增强对国情社情的了解,激发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有效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学校拟组织举办2022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本次大赛由校团委牵头组织实施,选拔优秀作品参加省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22年3月——6月中旬
二、参赛对象
参赛资格
2022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学生
参赛形式
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统一申报校赛,以项目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人,每个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3人。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项目,各成员需事先协商明确项目的申报单位。省赛报名截止后,团队成员只可进行人员删减,不可进行人员顺序调整及人员添加。
参赛项目需提交项目介绍资料(20页以内PPT)和创业计划书(具体提交方式另行通知);参赛项目涉及知识产权的,在报名时须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
对于已工商注册的项目,在报名时可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含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股权结构等材料)。已工商注册项目的负责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企业法人代表在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参赛项目可提供项目实践成效、预期成效等其他相关材料(包括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带动就业情况等)。
参赛项目涉及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新药物等的研究时,申报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三、大赛内容
本届大赛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设置五个组别。
01
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
突出科技创新,在人工智能、网络信息、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02
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农林牧渔、电子商务、旅游休闲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03
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
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务服务、消费生活、医疗服务、教育培训、交通物流、金融服务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04
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05
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
突出共融、共享,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经济合作带建设,在工艺与设计、动漫广告、体育竞技和国际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培训、对外经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四、赛程安排
大赛设校级初赛、省级复赛、省级决赛。
校级初赛
2022年3月23日前
1、参赛团队完整填写《参赛项目申报表》、《作品推送汇总表》后(根据往年内容先行准备,随后按团省委下发正式文件进行调整),随项目介绍材料(20页以内的PPT,PDF格式)一并交至二级学院团总支处,各二级学院团总支统一打包发送至电子邮箱:sczytw@scy.cn所有参赛材料请如下方式命名:“挑战杯+项目名称+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
2、团委组织校内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选出校内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和优秀奖若干,学校将从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项目中择优推荐参赛省级竞赛。
3、评审要点:突出实践导向,在考察项目商业价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考察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关注社会民生、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具体包括项目的社会价值、实践过程、创新意义、发展前景和团队协作等方面。
评判标准
上下滑动查看
01
社会价值
项目结合社会实践、社会观察,履行社会责任的做法与成效。在科技创新、扶贫助困、社会民生、生态环保、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社会贡献度。未来在持续吸纳、带动就业的能力等。
02
实践过程
项目通过深入社会、行业、实验场所、实训基地,开展调查研究、试点运营、试验论证,获得实践成果。项目成果对于了解社会现状、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决社会问题等具有参考价值。
03
创新意义
项目在科学技术、社会服务形式、商业模式、管理运营、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创新程度。创新成果对于赋能传统产业、解决社会问题,助力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积极意义。
04
发展前景
项目在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管理、发展战略等方面设计完整、合理、可行。目标定位、市场分析清晰、有前瞻性。盈利能力推导过程合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前景乐观。
05
团队协作
团队成员了解社会现状、关注社会民生,具备一定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创业意识、创业素质、价值观念与项目需求相匹配。团队组织架构与分工合理,凝聚力、执行力、整体竞争力强。
省级复赛
2022年4月上旬—5月下旬
省级决赛
2022年6月上旬—6月中旬
五、工作要求
(一)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实践育人。各二级学院、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精心指导。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为党育人功能,将创业大赛作为带动广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提升社会化能力的重要载体,切实增强工作实效。
(二)积极改革创新,做好赛事组织。各二级学院、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大赛的功能定位,切实转变工作理念,更加注重实践导向,更加注重资源下沉,更加注重将“结果导向”转变为“过程导向”,创新方式,精心组织。
(三)用好线上资源,广泛发动参与。要充分把握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注重发挥互联网扁平化优势,强化优质资源供给,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服务更多学生成长发展。
共青团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22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