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争做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者、示范者、践行者。3月12日下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青年志愿者在秦都区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讲志愿服务活动。

秦都区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包含知识科普、分类课堂、党建引领、游戏体验互动四大区域、多个板块,其主要以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教育为主线,运用“学习+体验”的方式和“图片+实物”的形式,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分类知识、掌握分类方法、树立分类意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宣讲团以此基地为依托,围绕垃圾分类标准、标识、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将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创新,并转化为第二课堂社会实践。

活动伊始,我院宣讲团用惟妙惟肖的语言向茂陵小学师生代表进行垃圾分类知识讲解,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在实践互动环节,宣讲团与志愿者有序组织“垃圾分类知识竞答”、“垃圾分类游戏体验”等活动,采用有奖竞答的方式进行互动提问,现场气氛活跃,热情高涨,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知。



随后,在我院青年志愿者的带领下,学生们畅游在知识讲解区、垃圾分类AR展示区、互动游戏区、沉浸式视频区等多个区域,“零距离”感受了生活垃圾分类,亲身体验垃圾分类带来的乐趣。


秦都区垃圾分类宣教基地与我院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搭建多元立体实践育人平台,旨在引导广大师生传承雷锋精神,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志愿服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社会化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反思能力,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在参与社会实践锻炼中收获知识、增长见识、锤炼本领。让学生自觉用实际行动参与到垃圾分类中,让“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内化于心,为共筑绿色家园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