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剪窗花,笑语迎新年”

“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 ”是诗人李商隐对剪纸艺术的真实写照。剪纸作为中国的一种民俗艺术,有它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并传达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为了进一步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精神,传承非遗技艺,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非遗剪纸进社区,助力激发社区居民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2023年12月27日下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组织团支部前往文林路社区开展“巧手剪窗花,笑语迎新年”迎元旦”活动。

首先,志愿者向大家详细讲述了中国古老民间艺术剪纸的嬗变之美,以龙为造型的各种“中国红”剪纸寄予着中国民众对新一年的美好祈盼。随后,志愿者耐心细心地为前来的社区居民讲解折纸步骤,并贴心地指导剪纸的基本技巧及剪窗花的注意事项。伴随着“咔擦咔擦”的剪纸声,寓意美好、造型讲究的窗花在剪刀的一起一落间,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

元旦佳节寄心愿,窗花剪纸承载了在场大多数人的美好寄望。社区居民与志愿者们巧手画祝福,不停地挥动着手中的剪刀,很快一个个形状各异的“窗花”剪纸就陆陆续续出炉了。剪纸这种具备镂空艺术的作品,在视觉上也给予了在场居民一种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居民与志愿者们纷纷拿起自己的作品相互展示,现场充满着欢声笑语,节日的氛围在此刻被渲染的非常浓郁喜庆。

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惟妙惟肖地展现出多彩多样的美好愿望。此次活动让团员青年们感受了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在品味传统文化习俗时,也激发了他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体验。不仅体会到了艺术的平静,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成就感。在快节奏的时代里,当代大学生更应慢下来、静下来,自觉主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树立积极向上的审美观,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